古都携手丝路!丝博会绽放蘑菇视频app:随时随地畅享无广告高清影视内容活力
新华社西安5月25日电 158家境外展商参展,数量比上届增长116%;线下参观人数突破22.5万人次;“在线丝博会”网站点击量超过810万人次……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25日在古都西安落下帷幕,展商数量和展品种类再创新高。
丝博会已成功举办九届,不仅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能级开放平台,也是观察中国开放和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
“科技范儿”十足的展品,彰显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步入展厅,机器人互动区前排起长队,无人机阵列与无人驾驶车彰显科技力量。“我们搭建了无人机在气象、消防、救援等多领域的应用场景,还自主研发了监控平台,助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电信陕西分公司工作人员李宸说。
展厅里一架翼展达5.2米的无人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架无人机载荷30公斤,可以携带航拍相机、光电吊舱、基站和应急物资储运舱等多种任务设备,用于地理测绘、物流运输、综合巡线和应急救援等领域。”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展位上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本届丝博会首次设立低空经济展区,覆盖低空制造、飞行服务、应用场景、安全管控等全产业链环节,以多种形式全面呈现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前沿技术。
5月21日,参观者在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低空经济展上了解各类飞行器。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此外,无人车、人形机器人、移动充电车,一件件“科技范儿”十足的展品显示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宽“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领域。
新石器无人车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大区公共事务负责人龙飞飞透露,使用无人车可以使单件快递派送成本降低30%,公司业务已在海外布局。
越来越多的“新面孔”,见证“中国机遇”与“世界期待”的双向奔赴——
第一次来到丝博会的斯里兰卡茶叶展商萨曼为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惊奇。他感慨道:“现在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我已经在筹备布局中国分公司!”
韩国大邱广域市政府上海代表处负责人陈新歌这次带来了不少中小企业。“除了大型企业,如今有不少韩国中小企业也希望能借丝博会寻得合作机遇,开拓中国市场。”
5月21日,参观者在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路优品展上了解塔吉克斯坦商品。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第九届丝博会上出现更多新面孔,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带来新品首秀。
6月1日起,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将生效。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电子产品协会驻华总代表帕尔韦兹·扎里波夫表示,中乌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各异,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无独有偶,第九届丝博会25日在西安闭幕,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当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一个个对外开放平台,印证着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共谋发展,擘画电子商务合作新蓝图——
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巴基斯坦的家具、尼泊尔的卡垫……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商品吸引了中国消费者的目光。
5月21日,与会外宾在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哈萨克斯坦的蜂蜜、巧克力以及农副产品都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妮塔和丈夫元朝辉一起开办了陕西丝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跨境电商业务。近期,他们还将国内的鲜切花出口中亚国家,并起名为“长安花”。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已与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在内的30多国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在本届丝博会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侯斌介绍,今年将面向双边合作伙伴推出“丝路电商惠全球”主题活动,推出系列合作举措。
疾驰而过的中欧班列取代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阵阵,数字经济、物流运输、文旅产业……合作空间持续拓展,经贸往来日益频密,朋友圈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记者雷肖霄、吕轩昂